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开发的生物标记物和未来的靶点

作者: Parvathi Menon, Matthew C. Kiernan and Steve Vucic

卷 21, 期 31, 2014

页: [3535 - 3550] 页: 16

弟呕挨: 10.2174/0929867321666140601161148

价格: $65

conference banner
摘要

虽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产生的潜在病理基础还没有被完全阐述,但是对ALS发病机理的认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证据显示了遗传因素和重要分子通路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ALS的病理生理学途径,且被鉴定为治疗性生物标记物,导致了目前用于ALS疾病修饰治疗的仅有的药理基础的发展。最近,通过动物模型的Na+ 通道阻滞剂的神经保护作用,提出和强调了一种ALS发病机理的电压门控持久Na+通道的假定作用。此外,在ALS遗传学方面取得的进步已经促进了病理生理过程中ALS新的潜在药物靶点的识别。基因治疗,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方法,已经在ALS动物模型中显示产生了神经保护作用;并且完成的I期人体试验证明了此治疗方法的可行性。该综述对ALS发病机理取得的进步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对于ALS药物开发作为潜在靶点的这些机理过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试验;兴奋毒性;谷氨酸;运动神经元疾病;利鲁唑


Rights & Permissions Print Cite
© 2024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