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Article

重新评估干扰素病中的抗癫痫药物:旧药物的新视角

卷 25, 期 24, 2018

页: [2797 - 2810] 页: 14

弟呕挨: 10.2174/0929867324666170911162331

价格: $65

摘要

抗疟药作为抗炎药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 金鸡纳树皮的提取物Chinin自18世纪以来一直被开发用于抗疟疾和抗发热性质。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泛使用抗疟药使他们对士兵产生抗风湿作用。 从那时起,这些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但直到最近,其分子机制才得到部分阐明。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考虑对液泡功能和运输的抑制作用是抗疟药作用的主要机制,影响吞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活化。 此外,氯喹也被称为自噬的有效抑制剂,为其抗炎作用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然而,最近人们对抗疟药的作用给予了很多关注从感染细胞质核酸到产生I型干扰素的所谓cGASSTING途径。 该途径是宿主防御的基本机制,因为它能够检测微生物DNA并诱导I型干扰素介导的免疫应答。 值得注意的是,核酸降解中的遗传缺陷导致不适当的cGAS-STING活化和炎症。 这些称为I型干扰素病的疾病代表了研究抗疟药抗炎潜力的有价值的模型。 我们将讨论抗疟药的可能开发,以改善I型干扰素病的治疗和可能的干扰素炎症的多因素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关键词: 抗疟药,自身免疫,自身炎症疾病,干扰素病,干扰素特征,循环GMP-AMP合成酶,系统性红斑狼疮,I型干扰素。


Rights & Permissions Print Cite
© 2024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 Privacy Policy